中国数学会是中国数学工作者的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中国数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广大数学工作者,为促进数学的发展,繁荣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与提高...
“东方诺贝尔”邵逸夫奖公布 2015 年度获奖人
发布时间:2015-06-04
中新社香港 6 月 1 日电 (记者 卢哲)有“东方诺贝尔”之称的邵逸夫奖 1 日在 香港公布 2015 年度得奖名单,来自美国及德国的 5 位科学家获奖。颁奖典礼将于 9 月 24 日在香港举行。
邵逸夫奖设有 3 个奖项,分别为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每年颁 奖一次,每项奖金 100 万美元。今年为第十二届。在当天的发布会上,邵逸夫奖理 事会理事陈伟仪、杨纲凯及程伯中公布了本届得奖者名单及获奖词。
本届天文学奖颁予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开普勒计划首席研究员威廉·伯 鲁奇(WilliamJBorucki),以表彰他构思及领导开普勒计划,大大增进了对太阳系外 行星系及恒星内部的认识。
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平均颁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主任及 Squibb 讲 座教授暨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邦妮·巴斯勒(BonnieLBassler)和美国华盛 顿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彼德·格林伯格(EPeterGreenberg),以表彰他们发现群体感应 —即一种细菌间相互沟通交流信息行为的调控机制;该发现对干扰细菌的病原体或 调控微生物群落在健康应用方面提供了新颖的方法。
邵逸夫奖理事会理事陈伟仪解释,群体感应机制的发现让人们了解细菌在集中 时能自己沟通产生毒素,如果能阻止细菌沟通即可抑制毒素—即人类可在不使用抗 生素的情况下,让细菌不致宿主生病。
数学科学奖平均颁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数学研究所所长格尔德·法尔廷斯 (GerdFaltings)和美国罗格斯大学数学系 NewJersey 讲座教授亨里克·伊万尼克 (Henryk Iwaniec),以表彰他们对数论基本工具的推行及发展,让人们能够解决存 在已久的经典问题。邵逸夫奖理事会理事程伯中介绍,数论作为最古老纯粹的数学 分支,现时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互联网信息加密以及移动通讯的信息传 输,都与数论密切相关。
邵逸夫奖为国际性奖项,设立于 2002 年,自 2004 年开始每年颁奖一次。邵逸 夫奖评审会主席为杨振宁教授,奖项评选原则是无论得奖者种族、国籍、性别和宗 教信仰,主要考虑候选人的专业贡献能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素质,丰富人 类精神文明。
数学会奖项
钟家庆奖
钟家庆教授生前对祖国数学事业的发展极其关切
钟家庆教授生前对祖国数学事业的发展极其关注,并为之拚搏一生。为了纪念并实现他发展祖国数学事业的遗愿,数学界有关人士于1987年共同筹办了钟家庆基金,并设立了钟家庆数学奖,委托中国数学会承办。

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