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学会是中国数学工作者的学术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中国数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广大数学工作者,为促进数学的发展,繁荣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促进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与提高...
马克西姆·康采维奇荣获2012年度邵逸夫数学科学奖
发布时间:2012-06-04
邵逸夫数学科学奖遴选委员会5月29日宣布2012年度邵逸夫数学科学奖授予马克西姆·康采维奇(Maxim Kontsevich)以表彰他在代数、几何和数学物理,特别是形变量子化,Motivic积分和镜像对称等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近年来物理学的某些观念激发了代数和几何的深刻进展。马克西姆·康采维奇是这些进展的领路人。
海森堡引入量子力学以来,量子化的数学过程,即从古典力学到量子力学的过程已经成为一个中心研究课题,其中关于泊松流形的形变量子化(某些特殊情形除外)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康采维奇使用量子场论的思想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他发明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全新概念和工具——Motivic积分,康采维奇和其他数学家使用这一工具解决了代数几何中一些过去无法下手的问题(多变数的多项式方程组的解的研究)。
弦理论学家发现“镜像对称”以后导致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数学预见,它断言关联到古典力学的辛几何和代数几何这两种明显不同的几何在弦理论中是互为“镜像” 的。经过数学家们的努力,这些断言逐渐得以证实。现代的镜像对称是基于一些重要的洞察和进展表述的,其中大多数归功于康采维奇,从1994年最初提出同调镜像对称猜想开始,他不但重新回顾了最初的构想,而且对“什么是镜像对称” 这一数学问题给出了更清晰的概念性的回答。
马克西姆·康采维奇1964年生于俄罗斯希姆基,1999年成为法国公民,现为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教授暨安盛研究基金会数学主席,1992年获德国波恩大学博士学位,1990至1993年,分别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及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等机构做访问学者,1993至1995年成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他曾获得1997年庞加莱奖、1998年菲尔兹奖及2008年克拉福德奖等奖项,现为欧洲科学院及法国研究院成员。
数学会奖项
钟家庆奖
钟家庆教授生前对祖国数学事业的发展极其关切
钟家庆教授生前对祖国数学事业的发展极其关注,并为之拚搏一生。为了纪念并实现他发展祖国数学事业的遗愿,数学界有关人士于1987年共同筹办了钟家庆基金,并设立了钟家庆数学奖,委托中国数学会承办。

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