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刘徽数学文化研讨会暨第六届数学文化与传播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0-19

979db46c462082ec793c9f96d6c3bda.jpg


为纪念刘徽诞辰1800周年,进一步传承刘徽科学精神,弘扬数学文化,10月17日,由中国数学会主办,滨州市科协、中国数学会普及与传播工作委员会和山东航空学院联合承办的第一届刘徽数学文化研讨会暨第六届数学文化与传播论坛在滨州黄河三角洲交易中心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席南华,中国数学会监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学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组长田刚,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滨州市委副书记刘忠远出席活动并致辞;山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邹广德出席活动;各高校专家及师生约200人参加活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院院长、学会普及与传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恺顺主持开幕式。


e4d2a83b5a1d96ab807b634babc0ca2.jpg

北京师范大学王恺顺教授主持开幕式


aed8a69f2b74fe52dd1f5762c3b995e.jpg

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席南华院士致辞

席南华院士代表中国数学会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刘徽的数学成就远超其所处时代,在当今科技发展中仍具有重要影响,其极限思想及相关理论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其无穷的毅力、科学探索精神及对科学的热爱,是值得纪念与发扬光大的。我们要挖掘刘徽思想的当代意义,将其成就与思想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与时代相结合,使其成为文化自尊自信与科技自立自强的永恒力量。


17ca6733e1b3ccd013a0bb54dc6e6b9.jpg

中国数学会监事长田刚院士致辞


田刚院士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见证了一场跨越1800年的学术对话,是对中国数学文化根脉的回望,也是对当代数学文化发展方向的引领。刘徽的数学成就为中国古代数学注入了求学思辨的基因,今天纪念刘徽不仅是回溯历史,而且是探讨其治学方法对当代数学理论的探索应用。我们要继承先贤精神、传承优秀文化、坚持自主创新,循先贤之足迹,启未来之新知,让数学文化在新时代洪流中愈加鲜活、愈加深远。


74db973b496a6261838719bf343c182.jpg

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院士致辞


袁亚湘院士代表中国科协向第一届刘徽数学文化研讨会暨第六届数学文化与传播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本次研讨会及论坛在刘徽故里滨州举办意义非凡,刘徽作为魏晋时期的伟大数学家,以《九章算术注》与《海岛算经》奠定了中国古典数学的理论根基,其割圆术、重差术等方法蕴含的极限思想与逻辑思维,至今仍具启示意义;其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勇攀高峰的精神对当今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今后我们要深挖刘徽科学精神与数学文化内涵,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数学走向世界。


刘忠远代表滨州市委、市政府对与会的院士、专家、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刘徽的数学思想是厚植于滨州历史文脉中的精神财富,滨州笃行不怠,深挖“思想之源”,以学术探索传承文明薪火,持续解码刘徽数学思想的文化“基因”;深耕“实践之田”,以割圆之智赋能时代创新,持续培厚尊崇创新、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实践土壤;深播“科普之种”,以先贤智慧激发后学热情,持续培育尊崇科学的价值导向与时代气象。他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学而不倦”的精神力转化为“经世致用”的方法论,让刘徽数学思想结出累累硕果。


会上,滨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编办主任劳建刚围绕滨州科技人才情况进行宣介,助力滨州打造黄河流域人才集聚高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汤涛,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邹大海,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希承、田立新,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萨日娜,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和平,山东航空学院理学院分析教研室主任、特殊函数研究所所长、滨州刘徽数学研究会监事尹枥教授等7名院士专家分别以《从贝尔和他的<数学大师>谈起》《刘徽的数学成就、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浅谈大数定律和布朗运动》《祖冲之沈括的数学贡献及价值》《中国传统数学测量方法在日本传播及刘徽的影响研究》《人类学视域下民族数字符号研究——基于贵州东南部的调查》《刘徽数学思想的研究与传承》为题作报告,为大家带来一场刘徽学术思想与数学文化盛宴。


数学会奖项

华罗庚奖

华罗庚先生是我国著名数学家

华罗庚先生是我国著名数学家,他热爱祖国,献身科学事业,一生为发展我国的数学事业和培养人才做出了卓越贡献。

陈省身奖

陈省身教授是一位国际数学大师

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教授是美籍华裔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非常关心祖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几十年来在发展我国数学事业、培养数学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钟家庆奖

钟家庆教授生前对祖国数学事业的发展极其关切

钟家庆教授生前对祖国数学事业的发展极其关注,并为之拚搏一生。为了纪念并实现他发展祖国数学事业的遗愿,数学界有关人士于1987年共同筹办了钟家庆基金,并设立了钟家庆数学奖,委托中国数学会承办。

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关注

京ICP备1701243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128号 版权所有:中国数学会  法律法规 | OA/ERP系统